![速电快保官网-快速到达 应急保障!400-077-3321,速电快保全国汽车蓄电池服务商,全国2500个区市县服务网络,万名安装技师,4500家安装网点提供汽车蓄电池o2o服务。 速电快保官网-快速到达 应急保障!400-077-3321,速电快保全国汽车蓄电池服务商,全国2500个区市县服务网络,万名安装技师,4500家安装网点提供汽车蓄电池o2o服务。](/Public/images/sd_logo_img.png)
![](/Public/images/sd_logo_right_img.png)
吉利换标:改变消费者对吉利品牌的低端形象
中国汽车消费者购车除了满足日常代步和交通出行的需求以外,更多考虑的是面子问题,所以合资车型和进口车型在国内的市场表现都不错。但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汽车市场,发展自主品牌才是未来的出路,如何让自主品牌产品真正进入主流市场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的考验。
很多消费者在购车的时候考虑自主品牌并不多,除非是有一款真正好的产品能让自己动心。所以在这些年里,自主企业对品牌方面的营销和转变也开始重视起来。这其中包括2007年吉利的换标、奇瑞的多品牌战略以及长城汽车对哈弗和轿车品牌的重新规划,综其目的是为了迎合消费者对自主产品的需求而做出改变。
吉利换标:改变消费者对吉利品牌的低端形象
吉利汽车开始造车时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开上汽车,价格低廉的产品的确吸引了不少人。但随着国内消费能力的提高,低价汽车产品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,而且利润低微,吉利开始从低价产品做加法,研发更高级的汽车产品。
吉利开始的车标总是会给消费者留下低价、低端的品牌印象,这也是吉利酝酿换标的原因之一。2007年,吉利汽车启动360万全球征集新车标活动,来自安徽大学的在校学生岳贤德获得了金奖,他设计的车标为目前全球鹰车标;当然,那个换标活动还确定了帝豪品牌和英伦品牌车标的形象。
目前吉利已经形成了三个品牌战略,产品线划分也都围绕着三个品牌来进行。举例来看,全球鹰GC7和英伦汽车SC7其实都是一样的产品,只是在两个品牌中略做调整而已。这两款产品在今年5月份销量总和为5581辆,大部分销量是英伦汽车品牌所带来的。
不过吉利全球鹰品牌旗下的GX7和熊猫,在5月份带来了7418辆的销量,与英伦汽车的整体销量相比不相上下。
吉利三大品牌中,帝豪品牌的运作,仅帝豪EC7系列车型月销量达到14803辆,占吉利汽车整体销量的35.65%,已经接近其他两个品牌所有车型的销量总和。
从车标上来看,这三大品牌的形象都还不错,帝豪EC7的巨大销量与车标的关系并不算太大,主要是因为产品自身原因。帝豪EC7系列车型采用消费者普遍比较认可的中庸外形设计,高配置和大空间是主要特点,迎合了消费者的日常用车需求。而全球鹰和英伦的轿车产品大多是以老吉利自由舰、远景等车型升级换代过来的,产品虽然成熟但很难满足消费者胃口。
奇瑞多品牌:企业冒进,消费者对产品不认可奇瑞多品牌:企业冒进,消费者对产品不认可
“多生孩子好打架”是奇瑞汽车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而推出的产品线扩张战略,那个时候的奇瑞频繁的研发新车型,甚至在车展一次亮相数十款新车,形成奇瑞、瑞麒、威麟、开瑞,四大品牌战略。虽然采用平台延续式研发,但成本仍然非常高,很多新车型都夭折在摇篮里。
奇瑞汽车开始与吉利差不太多,以低价产品挤压合资汽车市场,获得市场份额。不过合资品牌这几年推出的低价产品对奇瑞汽车也造成冲击,奇瑞想发展高端产品的时候在产品方面的考虑并不多,仅仅是更换车标和品牌似乎无济于事。
据悉,奇瑞在形成四大品牌战略后,产品研发明显提速,销售公司也分开运作,营销和研发成本的投入都非常巨大。而奇瑞所有车型还是QQ、瑞虎、旗云等车型的销量,其他新产品和新品牌丝毫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,导致奇瑞形成高成本高风险的经营状况。
奇瑞QQ3今年上半年的销量平均为1.2万左右,瑞虎系列车型的月销量也平均在8千以上,奇瑞的风云2、E5和旗云2也都拥有不错的销量成绩。不过这些热卖的车型都是经济性轿车,虽然技术成熟,但利润都比较小,无法支撑大量新产品的研发投入。
奇瑞其他子品牌车型的销量非常惨淡,表现好的瑞麒X1车型也只能买几百台,利润多少先不用提,销量已经将产品和品牌未来的发展方向堵死了。好在奇瑞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,目前奇瑞的新品研发已经开始战略缩减,曾经的量子公司已经更名观致汽车研发更高端的汽车产品。
观致汽车极力撇清与奇瑞的关系,是为了让这个全新的品牌真正独立,不过对此熟悉的消费者难免会从中察觉出与奇瑞之间的一些端倪。观致汽车将首先推出观致3车型,后续两厢、旅行版和CROSS版也将会慢慢补充产品线。
长城品牌独立:产品特征突出,形成品牌意识长城品牌独立:产品特征突出,形成品牌意识
长城哈弗早是一个车型系列,但随后哈弗推出了H3、H5和H6产品,在市场都取得了不错的销量,消费者的口碑也非常不错,哈弗系列终于独立成立为SUV品牌。据悉,哈弗H5和哈弗H6两个产品,在上个月的销量总和超过了2万台以上。
长城哈弗系列未来是有非常完整的产品规划的,以哈弗H6为基准,向下有哈弗H2,向上有哈弗H8,庞大的产品线是形成品牌的基础。另外,销量表现不错的哈弗系列车型在新品研发方面还算严谨,资金和技术力量可以支撑品牌的建立和未来的发展。
似乎长城汽车早意识到了奇瑞多品牌战略的失败,长城腾翼轿车品牌几乎还没有推广宣告取消,之前的腾翼C30、腾翼C50产品现在统一称之为长城C30、长城C50。难能可贵的是,长城在轿车新产品方面的研发似乎也并不着急,属于稳扎稳打型的,之前车展上亮相的C70等产品迟迟没有露面,表现出长城对新产品的重视程度和谨慎的态度。
长城C30和C50车型上个月的销量总和接近1.6万台,其中C30的销量比较喜人,今年1月份的单月销量达到了1.72万台。而C50的销量表现比较平均,都是5、6千台左右,相比部分自主品牌同级产品已经算是不错的了。
总结:虽然国内消费者之前在购车时比较在乎品牌价值,但随着人们越来越理性,产品的品质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判断。从之前的案例来看,多品牌和换标都不是不对的事情,重要的是产品要能支撑得起这个品牌形象和品质。
>>去买车宝底价买车<<
21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